|
![]() |
||||||||||||||||||||||||||||||
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課程計畫 一、依據: 1、教育部頒定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內容。 2、本校執行九年一貫課程學校課程計畫。 3、學校未來發展目標。 4、教科書甄選委員會決議版本。
二、課程目標: 1、探索與創作使每位學生能自我探索,覺知環境與個人的關係,運用媒材與形式,從事藝術創作,以豐富生活與心靈。 2、審美與思辨使每位學生能透過審美活動,體認各種藝術的價值,珍視藝術文物與作品,提升生活素養。 3、文化與理解使每位學生能瞭解藝術的文化脈絡及其風格,熱忱參與多元文化的藝術活動,擴展藝術視野,增進彼此的尊重與瞭解。 4、實踐與應用使每位學生能了解藝術與生活的關連,透過藝術活動增強對環境的知覺;認識藝術行業,擴展藝術的視野,尊重與了解藝術創作,並能身體力行。
三、實施原則: 1、課程設計: (1)課程設計原則以學習「主題」統整視覺藝術、音樂、表演藝術等方面的學習,及其他學習領域;統整之原則可運用諸如:相同的美學概念、共同的主題、相同的運作歷程、共同的目的、互補的關係、階段性過程之統整等,連結成有結構組織的學習單元;另外,「探索與創作、審美與思辨、文化與理解」也以統整為原則。課程統整可採大單元教學設計、方案教學設計、主題軸教學設計、行動研究教學設計、獨立研究教學設計等。
(2)藝術與人文課程應協助學生發展美感、情緒、心智和身體等方面的成長;促進自我概念、自我尊重、自我紀律及理解與人合作關係的發展。
2、教材編選原則:宜秉持課程統整之精神,以主題整合教材,並由專長教師指導學生學習。
3、教學方式原則: (1)在教學情境方面:營造有意義的學習情境,引發學習動機和歷程,鼓勵學生主動學習,引導學生發現、探究、試驗、和發明,並負起學習責任。 (2)發展技能方面:提供良好的示範公學生觀摩,理解技能之所以重要的原因,並提供充裕的時間和機會在各種情境實作。尊重學生對主題的詮釋或各種問題解決的方式,學生有合適的表現,立即稱讚。 (3)教學概念方面:第一階段做自發、自由的嘗試與發現〔低年級〕;第二階段〔中年級〕著重特定、具體和實用的概念之了解;第三階段〔高年級〕強調具體概念之應用;第四階段(國中)才逐漸介紹較抽象的觀念。 (4)在培養態度方面:當學生學習遭遇困難時,要適時介入,鼓勵學生持續努力。尊重每一位學生的獨特表現,具體而真誠的回應學生,認同學生的努力。 (5)在教學方式方面:教學法包含各種視覺藝術教學法、音樂教學法、表演藝術教學法,充分熟悉,靈活應用,達成分段能力指標為目的。教學方式以班及經營為原則,可配合年段與其他領域,搭配社團、綜合活動、校際觀摩、文化活動等方式實施。 (6)教學法須多元而彈性,且應充分演練,靈活應用,以達成分段基本能力指標為目的。教學方式則以班級經營為原則,可配合年段、與其他領域、社團、綜合活動搭配、校際觀摩、文化活動等方式實施。
4、多元評量原則:「量」與「質」的評量並重,視教學目標、教學範圍、教學方法、教學流程之需要,採取多元評量的方式,且可酌採相對解釋法與自我比較法等彈性評量措施。
四、課程設計: 1、理念: (1)教材內容選編應注意要領與重點: a 要考量多面向統整融合。 b. 以學生生活經驗為核心。 c. 評估教師教學勝任程度。 d. 易改編且不失教學目標。 e. 應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 (2)教學活動應透過教學群運作,結合班級經營目標,以達本課程分段能力指標。 (3)參照各領域間統整、學生適性發展,採多元評量、實施課程評鑑,以確保教學品質。 2、實施內容: (1)教材編選:
(2)實施時間與節數: a.一個學年度分上下兩學期,計學生學習日數約200天,【如教育部另有規定,則依教育部之規定】 b.課表編排:以週課表領域學習時間排課,排課40週,三年級每週三節,四年級每週三節,五年級每週三節為原則. c.節數計算:本計畫依課程綱要以200天學生學習日數編擬,如教育部吳另行規定學生學習日數,則以現行放假方式,安排約195天學生學習日數。 d.各年級上課節數表:
五、教學資源 1、學校資源(如上課場所、教材、媒體資源……等) 2、其他(如社區資源、報章雜誌、網路媒體……等) 版權所有 請勿抄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