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語文學習領域課程計畫 一、依據: 1、教育部頒定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語文」學習領域內容。 2、本校執行九年一貫課程學校課程計劃。 3、本校課程發展委員會之語文領域課程小組研討會決議 二、基本理念 寫作六大基本能力,依年級循序漸進教學。 2、配合學校發展資訊教育特色,結合電腦科技,提高語文與資訊互動學 習和應用能力。 3、教育即生活,為培養學生靈活應用語文的基本能力,語文的學習更應生活化,融入各項學習與活動中,以達潛移默化之效。 三、現況分析 1、學生學習成就概述: 1-3年級:學會注音符號的拼讀與書寫能力,能夠安靜聆聽並把握重點發表,注意說話的禮節,能閱讀課文以外之讀物並從事簡單的寫作。 4-6年級:會利用工具書自我學習拼讀和識字,流利的說話並與人充分溝通,學會撰寫讀書報告及寫出完整的文章。 2、師資:以級任老師教學為主,配合科任及資源班教師,依實際需要協 同教學或班群教學。 四、課程目標: 1、應用語言文字,激發個人潛能,發展學習空間。 2、培養語文創作之興趣,並提升欣賞評價文學作品之能力。 3、具備語文學習的自學能力,奠定終身學習之基礎。 4、透過語言文字表情達意,分享經驗,溝通見解。 5、透過語文互動,因應環境,適當應對進退。 6、透過語文學習,體認中華文化,並認識不同族群及外國之文化習俗。 7、應用語言文字研擬計畫,及有效執行。 8、結合語文與科技資訊,提升學習效果,擴充學習領域。 9、培養探索語文的興趣,並養成主動學習語文的態度。 10、應用語文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五、實施原則及策略: 1、語文領域教學必須兼具聽、 說、讀、寫的基本能力。 2、語文領域教學除了注重橫的聯繫,更要注意各年級縱向的連貫性,以求有效的增加廣度及深度。 3、配合學校行事和主題統整活動,實施相關的語文活動。 六、實施內容 1、實施時間與節數: (1)一個學年度分上下兩學期,計學生學習日數約200天。 (2)課表編排:以週課表領域學習時間排課,排課40週。 (3)節數計算: 本計劃依課程綱要以200天學生學習日數編擬,如教育部無另行規定 學生學習日數,則以現行放假方式,安排約195天學生學習日。 (4)各年級上課節數表:
2、教材來源:(選用)
3、教學方式與教學創新: (1)級任教學為主協同教學為輔 (2)依實際需要實施班群教學。 (3)依據語文領域能力指標,推展適合各年級語文教學活動。
(4)推行一至六年級「唐詩教學」,內容由語文領域小組依年級選擇適合的詩選訂之。 (5)全面推展閱讀活動,提高學生閱讀的興趣,各年級統一編擬閱讀學習單,加強語文能力的提升。 (6)作文除了融入國語文教學之外,應把握各年段重點: 低年級:短文寫作、看圖作文。 中年級:分段及標點符號教學、童詩欣賞及寫作、記敘文、抒情文 及應用文的寫作。 高年級:記敘文、抒情文、說明文、議論文及應用文的寫作。 4、學生學習: (1)分組活動 (2)班群互動 (3)網路學習 (4)參觀活動 5、教學評量(採多元評量方式): (1)配合學校兩次(期中、期末)定期考查,採紙筆測驗。 (2)習作和學習單的平時評量。 (3)課堂上之口頭評量。 (4)發表、聆聽、學習態度之觀察評量。 七、教學資源: 1、學校資源: (1)多媒體視聽教室:可做班群教學、視聽教學、發表、演講、…等各項學習活動。 (2)班級電視:可做相關的視訊教學活動。 (3)班級電腦及電腦教室:可上網搜尋資料,融入資訊科技,學習相關之語文活動。 (4)圖書館:發展閱讀活動及查詢資料。 2、其他: 社區或班級義工:可進行晨光讀經、唐詩、繪本、成語等各項教學。
語文學習領域(鄉土語言)課程計畫 壹、依據: 一、教育部頒定九年一貫課程綱要。 二、本校九年一貫課程計劃。 三、本校未來發展目標。 貳、基本理念 台灣是多族群、多語言、多文化的共同體。母語是感情的語言,蘊含著人的一生人格養成的初胚,從家庭倫理到社會文化,保存具有傳統又創新的語言生命。 鄉土語言的學習旨在培養學生正確理解和靈活應用鄉土語言文字的能力。期使學生具備良好的說、讀、寫、作基本能力,運用鄉土語言表達感受、理智、想像、欣賞;激發學生廣泛閱讀的興趣與能力,提昇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認識其族群文化,了解自己文化的特色,進而愛護自己的鄉土。 參、現況概述: 一、背景分析 1、本校位於桃園縣北區的學校,屬於閩南語地區的學校,學區內的家長90%以上皆以閩南語為溝通的語言,故學區的學生大都以閩南語與家長交談。 2、學區內的家長以客家語為溝通的語言並不多,大約5%。 二、實施方式: 1、一~六年級學生每週一節,實施閩南語教學,採用分班上課形態,並依教學群之教學計劃進行。 2、針對客語教學部份,每年5月時,會對全校學生發問卷調查表,若有學生想要學習客語者,每週利用早自修時間以社團方式,進行客語教學,中高年級每週各一節。 三、師資部份: 1、閩南語教學以級任老師為主,本校2688專案的支援老師,15節課皆聘請閩南語專任教師。 2、客語教學由學校聘請校外客語專長的教師進行教學。 三、教材選編:
肆、課程目標 一、培養學生學習鄉土語言的興趣及良好的學習態度與方法。 二、培養學生聽、說、讀、寫鄉土語言的基本能力,並能在日常生活靈活應用,充分表情達意、分享經驗,溝通見解。 三、激發學生欣賞及閱讀鄉土文學的興趣,並養成主動學習的態度。 四、培養學生學習利用工具書及資訊網路,增進語文學習的廣度和深度,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奠定終身學習之基礎。 五、應用鄉土語言文字,激發個人潛能,拓展學習空間。 六、增進學生對多元文化的基本認識與尊重,關懷鄉土、珍愛自己的國家。 伍、實施原則 一、教材編選原則 (一)教科書部分:由教務處依本校教科書選用辦法召集成立教科書選用委員會,於前一學年第二學期遴選出教科書。 (二)自編教材部分:教師認為教科書內容不符學生學習之所需,可以自編教材,其所應注意事項如下: 1. 教材本身呈現之教學目標與課程目標符合。 2. 教材內容應符合學生學習生活經驗,並能為學生所接受之範圍。 3. 教學活動設計能達成目標。 4. 參照本校教科書評選標準先提本校課程發展委員會審查、評鑑後採用之。 二、教學原則 (一)配合課文內容提供課外補充教材。 (二)結合生活經驗安排教學活動。 (三)統整各學習領域進行主題式教學。 (四)設計各種遊戲教學,提高學生興趣。 (五)經由教師的範讀及學生跟讀的過程,引導及鼓勵學生運用已學的詞彙於日常生活中。 陸、課程設計: 一、設計原則 1.課程應以教學活動為核心,確實實施多元評量。 2.善用協同教學、教師群,達成領域學習目標。 3.融入十大指定內涵六大議題、於各學習階段實施教學。。 4.評量多元化,學習過程評量重於結果。 5.計劃應經課程發展委員會通過始得實施,修正時亦同 二、實施時間與節數: 1.本學年度分上下兩學期,計學生學習日數約二百天。 2.課表編排:以週課表領域學習時間排課,一~六年級每週1節。 三、教學方式: 1. 採班級教學並依教學群之教學計劃進行。 2、配合家長、社區共同進行。 3、重視學生個別差異,讓每個學生都能快樂的學習。 四、學生學習: 體驗學習、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解決問題學習、善用資源與求助學習。 五、教學評量: (一)評量方式:依據:本校學生學習評量實施計畫採多元評量方式。1.習作、學習單 2.卷宗評量和紙筆評量 3.口頭評量 4.主題活動演示(表演、實作等) 5.學習精神與態度。 (二)評量時機:教學前-安置性評量、教學歷程-形成性、診斷性評量教學後-總結性評量 柒、教學資源 一、學校資源 1.班級電腦設備可供學生隨時上網收集相關資料,提供教師做最有效的教學。 2.圖書館可借閱相關圖書,供學生及教師增加語文學習機會。 3.各班視聽設備方便教師教學資源之取得與使用。 4.定期舉辦鄉土語言學藝競賽,提供學生發表的機會,並藉此互相觀摩,激勵學習興趣。 5.校園文化走廊設置標語,加強學生學習。 6.每週三為本校之母語日(閩南語)。 二、社區教學資源 1.社區有許多熱心的義工可協助本校推動的活動。 三、課程實施 1.配合學藝活動做鄉土語言的演講、朗讀比賽。 2.不定期安排各班表演話劇、朗誦或歌唱。 3.運用學校播音系統,於晨光時間進行鄉土語言的廣播。 版權所有 請勿抄襲 |